• 回到顶部
  • 0318-2258111
  • QQ客服
  • 校长信箱地址:hskgxf@163.com

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

咨询热线:0318-2258111

下载中心

衡水科技工程学校畜牧兽医专业建设规划方案

衡水科技工程学校    专业建设    省级骨干专业    衡水科技工程学校畜牧兽医专业建设规划方案

一、专业建设背景和建设基础

1.行业和区域背景分析 

(1)产业背景和区域发展状况

河北是畜牧业大省,畜禽存栏总量和畜牧业总产值均居全国前列。衡水市地处华北平原,发展畜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和气候条件,畜牧业发展速度比较快。2010年,衡水市畜牧业产值完成91.9亿元,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1.5%。全年肉类总产量达36.2万吨;奶类产量7.3万吨;禽蛋产量27.8万吨。畜牧业已经成为我市农业的支柱产业,并且呈现不断增长的势头。2012年衡水市农村工作会议提出:畜牧业产值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力争达到36%以上,农民人均畜牧业纯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比重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为此要重点加强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动物产品质量安全检验监测体系和饲料兽药保障体系建设。

(2)人才需求分析

发展畜牧业,需要大批技术水平高、能力强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十二五”期间河北省畜牧业需新增技术人员1.2万人,饲料、兽药和畜产品生产、加工和推销人员需求增加1.6万人,动物防疫员将新增4600人左右,宠物养护与疫病防治人才新增5500人。畜牧兽医专业技能型人才社会总需求量在3.81万人以上。而河北省每年农牧院校相关专业毕业生不足3000人,缺口极大。此外,县、乡两级现有畜牧兽医专业技术人员2万多人,其中系统掌握养殖和疾病防治技术的应用型人才仅占30%左右,学历职称偏低,中专以上的比例不足40%,有近1.5万人需接受培训。因此,加大专业建设力度,将我校畜牧兽医专业建成在全省乃至全国同类中职学校中起到示范、引领作用的重点专业,并承担培养大批畜牧兽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重任,尤为迫切。

 

 

2.职业岗位人才需求分析

表:畜牧兽医专业部分职业岗位知识、能力、素质分析表

职业

岗位

培养目标

专业任务要求

主要专业

课程

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

态度目标

饲养员

1.动物饲养管理、护理基本知识

2.设备、机械操作使用知识

3.安全生产基本知识

 

学习能力:

1.获取动物科学饲养、生产经营管理理论知识的能力

2.掌握新技术、新设备的能力

工作能力:

对养殖过程和畜产品质量有自我控制和管理以及工作评价能力

创新思维能力:

工作中能提出多种解决问题的思路、完成任务的方案和途径等能力

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忠于职守,热爱饲养工作,具有敬业、吃苦耐劳、合作的精神;树立效率意识,关心企业的经营发展。

1.对各生产阶段的动物进行饲养

2.掌握养殖场设备使用

3.对生产过程进行记录、登记与分析

 

《饲养》

《养猪》

《养鸡》

《养牛》

 

防疫员

1.动物疾病预防知识

2.动物疾病诊断知识

3.动物疾病治疗知识

 

学习能力

1.获取动物疾病防治理论知识能力

2.掌握新技术、新方法的能力

工作能力

按工作任务要求,运用所学知识提出动物疾病防控、治疗方案以及完成工作任务等方面的能力

创新思维能力

掌握新技术,解决生产中常见疾病并具有提出合理方案控制疾病的能力

具有服务社会责任感,忠于职守,热爱防疫工作,具有敬业、吃苦耐劳、合作的精神;树立防重于治的意识,有法制观念。

1.会保定动物

2.会注射药物

3.会使用药物

4.会使用疫苗等生物制剂

5.会动物解剖

6.能够进行疾病诊断

7.能够进行正确疫病处置

《兽医临床》

《家畜解剖》

《防疫检疫》

检疫员

1.动物检疫的一般方式、方法

2.动物检疫的检查要点

3.动物及其产品检疫基本知识

学习能力

1.获取动物检疫检验理论知识能力

2.用新技术、新方法进行检疫的能力

3.获取新疫情信息的能力

工作能力

1.具有运用新技术、新方法进行检疫的能力

2.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动物检疫检验、对疫情进行防控、提出无害化处理方案以及完成工作任务等方面的能力

创新思维能力

掌握新技术、新方法,对动物检疫中新的疫情提出合理控制方案的能力。

    具有服务社会的的责任感,忠于职守,热爱检疫检验工作,具有敬业、吃苦耐劳、合作的精神;树立防重于治的意识,有法制观念,执法的意识。

1.能够进行检疫检验

2.会共患病检疫

3.会猪、牛、羊病检疫

4.会禽病检疫

5.会肉、蛋、乳检验

6.会处置疫情

 

配种员

1.生殖生理知识

2.生殖激素知识

3.动物繁育的理论

4.人工授精的知识

5.母畜繁殖过程的有关知识

学习能力

1、获取动物繁育、品种改良理论知识的能力

2、获取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

工作能力

正确运用人工授精技术,提高繁殖力的能力

创新思维能力

了解国内外动物繁育发展现况、性能评估方法,并对动物繁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的能力

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忠于职守,热爱品改工作,具有敬业、吃苦耐劳的精神;良好的职业道德,关心企业的经营发展。

1.学会母畜发情鉴定的方法

2.学会精液采集及品质检查的方法

3.学会人工授精技术操作规范

4.学会母畜早期妊娠诊断的方法

5.学会不孕母畜的诊治方法

《畜禽繁殖与改良》

饲料生产与品质检验员

1.营养原理相关知识

2.了解动物消化、吸收与代谢特点

3.学习饲料知识

4.学习营养知识

5.学习实验室安全操作知识

6.学习试剂保管知识

学习能力

1.获取动物营养基本原理知识的能力

2.获取最新营养理论知识、最新饲料产品知识的能力

工作能力

正确运用所学知识对饲料加工、调制、检验、使用的能力,对生产过程中营养水平进行评价的能力

创新思维能力

了解国内外动物营养最新进展,开发新产品,开辟新资源的能力,并对动物饲养过程中存在的营养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具有科学与实事求是精神,忠于职守,热爱工作,具有法律意识,良好的职业道德,关心企业经营发展,讲求经济效益。

 

1.会使用饲料机械

2.会加工饲料

3.会生产饲料

4.会调制饲料

5.会检验饲料品质

6.会鉴别营养缺乏与中毒

7.会设计饲料配方

8.会使用新产品

9.会开发新产品

10.会配方软件的使用

《家畜饲养》

《饲料加工》

《畜牧机械》

兽医

化验员

1.仪器使用知识

2.化学分析知识

3.微生物知识

4.色谱知识

5.学习安全操作知识

6.学习试剂保管知识

学习能力

1.获取最新检验方法的能力

2.获取最新检验手段的能力

工作能力

正确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对药物进行分析、对疾病进行诊断的能力,具有仪器维护使用的能力

创新思维能力

寻找新的检测手段开发新的方法的能力,并对检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具有高度的科学与实事求是精神,忠于职守,热爱工作,具有法律意识,良好的职业道德

1.会滴定分析

2.会比色分析

3.会色谱分析

4.会微生物分离培养

5.会生化分析

6.会显微观察

7.会制作病理切片

8.会使用分析化验仪器

《微生物》

《病理》

营销员

1.相关法律

2.营销技巧

3.市场营销

4.公共关系

5.养殖知识

6.兽医知识

 

学习能力

1.获取营销技巧的能力

2.销售方案策划的能力

3.研究市场规律的能力

工作能力

根据对市场的了解,运用营销技能进行产品营销,实施销售、解决售后服务的能力,具有稳定、巩固和开发市场的能力

创新思维能力

寻找新的营销方案,开辟新的市场,能有针对性地实施营销策略

忠于职守,热爱营销工作,具有敬业、吃苦耐劳、合作的精神;有法制观念,良好的职业道德;树立效率意识,关心企业的经营发展。

 

1.会调查市场、分析市场

2.会进行产品宣传

3.会制定营销方案,实施营销经营业务绩效管理

4.懂一定的财务管理知识

5.会写合同

6.会谈判,会处理客户投诉

7.会解决客户在养殖、疾病防治、防疫等方面的技术问题

《营销》

《畜牧各论》

 

3.专业建设基础 

(1)师资队伍结构较为合理,教科研能力较强

我校畜牧兽医专业是衡水市特色骨干专业,现有专业教师16人,兼职教师3人。专业教师全部为本科以上学历。该专业注重“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专业教师中,有高级考评员5人、执业兽医师6人,技师、高级工3人,14具有双证教师人,双师比例达85%以上。

该专业教师积极参加教学科研工作,先后有20多人次到国内大中型农业类科研机构、联办企业学习,并经常聘请专家来校进行理论培训和技术指导。

(2)实验实习设施较为齐全,教学环境良好

学校现有饲料分析实验室、微生物实验室、病理诊断实验室、解剖室4个专业实训室。

学校建有兽医站一个、畜牧兽医服务中心一个,全天候、全过程满足学生实习需要;我校与衡水京安养殖公司、深州星火畜禽实业有限公司等10多家企业建立了稳固的合作关系,对人才模式改革及学生就业打下基础。

(3)信息化教学资源开发初显成效

教学内容以中等职业教育畜牧兽医专业国家规划教材配套教学用书为基础,与行业企业合作联合开发了《养禽与禽病防治》、《家畜饲养》、《养牛》、《畜禽繁殖与改良》、《动物防疫与检疫》等5本送教下乡涉农专业校本教材,编写了《家畜繁殖与改良技术》、《兽医诊疗技术》等8门多媒体课件。

(4)重视技能培养,毕业生供不应求

该专业坚持以学生就业为导向,以学生为本,以素质教育为主题,以实用技术教育为主线,培养的学生深受企业欢迎,毕业生的就业率、对口就业率及对口稳定率都在95%以上。学校重视学生职业技能鉴定,常年开展家禽饲养工、防疫员、化验员等职业工种鉴定,近三年毕业学生双证率达95%以上。

二、专业建设思路和建设目标

1. 建设思路

在深入调研了解行业发展现状和趋势的基础上,围绕畜牧行业和生产基地的关键技术岗位,确定合理的培养目标;通过深化校企合作,探索工学结合、产学一体为特色的培养模式,进一步深化办学模式、培养模式、教学模式和评价模式改革;通过培养师资队伍、引进企业文化、强化德育及创业教育、开发优质专业核心课程,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水平,引领、带动、辐射其他相关专业快速发展,圆满完成各项建设目标,把本专业建设成为省内领先、全国知名的学校示范性专业。

2. 建设目标

(1)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体系

完善 “四段式工学结合”及“产学一体”涉农专业送教下乡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以职业岗位能力为目标的“宽平台、多方向”课程体系,形成以真实生产流程为导向的模块化课程结构;开发2门精品课程,2门优质核心课程;建立体现职业特点的专业考核体系与评价体系; 建立共享性信息化教学资源;校企合作编写4本校本教材。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教科研水平

在建设期内,通过进修培训、入企锻炼等形式,再培养2名专业带头人、6名骨干教师聘请行业企业专家、能手10名作为兼职教师优化师资结构。进一步强化青年教师的培养与训练,每年选派2名教师参加培训,2名教师到大学学习,2名教师到生产一线参加实践活动,鼓励教师开展课题研究、撰写论文论著及科普文章,鼓励教师参加高级技师、技师考试,使双证教师超过90%,从而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

(3)建立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运行机制

由学校牵头,联合全市开设畜牧兽医专业的中职学校、龙头企业、生产基地、相关行业成立衡水市畜牧兽医中职人才培养协会(简称牧协);成立由牧协内有关技术人员参加的专业建设与教学指导委员会;开展“订单”培养;学校自筹资金建设兽医院一所,增建校外实训基地5家创新涉农专业送教下乡管理模式,使送教下乡工作在全省乃至全国起示范作用。

(4)提高社会服务能力,做好“三下乡”工作

每年深入农村,重点围绕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建设、动物产品质量安全检验监测体系建设和饲料兽药保障体系建设共四大体系建设的任务要求开展技术服务与培训鉴定工作,每年开展技术服务500人次,为全市畜牧业生产开展各类培训、鉴定3000人次。

(5)专业群建设

以畜牧兽医专业为核心,辐射带动畜禽生产与疾病防治、特种动物养殖等相关专业的建设

三、专业建设内容

1、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

(1)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①完善普通在校生“四段式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第一段:学生第一学期结合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通过参观校内、外实训基地,完成行业认知;第二段;学生在第二、三学期通过校内专业知识学习和校内外实训基地的综合技能训练,掌握必备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第三段:学生在第四学期通过工学结合,强化岗前训练;第四段:学生在五、六学期到校外实训基地顶岗实习,以实现学生走出校园、顺利就业、融入社会的平稳过渡。

②创新送教下乡涉农专业“2+1+2,产学一体、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2+1+2的模式,即平均每星期用2天的时间实行集中教学,用1天的时间由任课教师根据相关计划要求对学生的生产实训、顶岗实习及自主学习情况进行巡回指导,再用2天的时间由学生按照学校颁发的生产实训指导书、顶岗实习计划等进行生产实训、顶岗实习及分组学习、自主学习。

③建立动态调整机制,结合行业、企业人才需求的变化,适时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优化调整。

(2)构建“宽平台、多方向”专业课程体系

①以职业岗位能力为目标构建课程体系。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按照岗位群需要的能力、素质、知识和态度,融合职业资格标准,满足订单企业对人才的特殊要求,以生产流程为导向,设置课程,整合课程内容,构建与畜牧兽医职业岗位紧密结合的“宽平台、多方向”课程体系。

②打造精品课程、开发优质核心课程。首先,由行业专家、企业技术能手、能工巧匠和专业教师共同组成课程开发小组,通过基础调研,对本专业对应岗位及岗位群进行分析,提炼出典型的工作任务;其次,将典型工作任务与岗位能力进行综合,确定出行动领域;再根据学生认知规律及职业成长的递进规律,由行动领域向学习领域进行转化;最终通过教学分析制定以工作任务为导向的课程实施方案。经专家委员会论证后,制定以岗位+工作任务为导向,能力为主线的专业核心课程标准,然后通过开发完成 《动物营养与饲料加工技术》、《兽医临床诊疗技术》2门精品课程及《畜牧各论》、《动物繁殖改良技术》2门优质核心课程。

③构建融入职业资格考核标准的、循序渐进的实践教学体系。将职业认证课程的生产实训整合为《专业综合实训》、《毕业顶岗实习》。

④创新管理体制,将德育教育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在对教师的年终考核内容中添加学生管理项目,开展全员育人,营造“事事有人管、时时有人管”的立体化育人环境。创新德育手段,通过聘请行业精英做成长报告、开展分组技能比赛等活动,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吃苦耐劳精神以及团队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

(3)对接职业技能开发校本教材

① 编写4本送教下乡教材;编写具有中职特色的、高质量的实训、实习教材,并每年予以修订,以保持其先进性和合理性。

②建设集纸质、电子、网络资源于一体的立体化专业教学资源库,实现教材部分校本化、教学资源库平台化、动态化。

(4) 构建“8+7+2”任务驱动、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

构建“8+7+2”任务驱动、工学结合教学模式,按照“8+7+2”循环方式以校内外产业生产流程为平台,以真实生产任务为驱动,突出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以学生为中心,生产流程为导向、真实工作任务为主要内容,融教、学、做为一体,按照职业能力标准,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在“8+7+2”循环中, 8,即在学校正常上课8周;7,即每天课外活动及周末到学校兽医站或畜牧兽医服务中心实习;2,即在合作企业实习2周。其中“8”是核心,是学生知识、基本技能、专门技术培养的主要环节,“7+2”是学生以员工身份进入校内外实训基地,体验生产过程,以完成生产任务来获取工作经验,是学生利用课外活动和周末及2周集中校外实训时间进行真实工作任务的过程。通过这种模式,能使学生明白岗位工作职责、需要哪些能力、如何锻炼自己、以及怎样通过培养才能达到目标!这种“边学习、边生产、边提升”的方式,理论学习可通过参加生产实践来升华掌握程度,真正做到“教学做”合一。“8+7+2”任务驱动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

(5)建立体现职业特点的评价体系

①进一步完善评价体系,构建学校、行业、企业和其他社会组织等多方参与的职业教育评价模式,各类课程均建立符合能力培养要求的质量

评价、考核标准和工作规范,特别是实践教学环节质量考核评价标准,建立健全教学质量监控机制。建立《畜牧兽医专业实践技能考核题库》,制定《畜牧兽医专业学生实践技能考核标准》。

根据不同阶段采取灵活的考核形式,如“8+7+2”中“8”的评价主要通过课前提问、教师考勤、上课表现、随堂提问、检查、口试、笔试、小论文等对学生学习表现、作业、阶段性考核进行综合评价;实践阶段考核评价主要通过指导教师评分、组长评分、组员互评、产业负责人评分等对学生职业道德、遵守规章制度、文明生产、操作安全高效、服从分配、积极承担工作任务、操作规范熟练、工作效率、团结互助等进行考核评价。

②建立突出效果务实考核的送教下乡学员评价机制。将学员“规模有扩大、产量有提高、品质有提升、收入有增加”作为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标准。在制定学分制实施细则时,把学生生产成果、经营业绩换算成学分,突出效果务实考核。

(6)信息化共享性教学资源库建设

建立质量标准、监控、评价体系;建立实训基地运行管理机制、实习标准制定、实训指导手册编写等;建立教材、课件、辅导材料、仿真软件、试题库等信息化教学资源库;建立《家畜繁殖工技能》、《饲料检验化验员技能》、《动物疫病防治员技能》、《家畜饲养工技能》4个职业技能题库。

2、师资队伍建设

(1)专业带头人培养

选拨2名专业基础扎实、敬业精神和创新能力突出的专业教师,通过培训进修、考察学习、学术研讨、开展生产实用技术研发以及参与省市级科研课题研究等形式,提高他们的专业学术水平和业务带动能力,通过1—2年的强化培养与锻炼,使其逐步成为熟悉本专业发展动态,能够主持本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课程体系的构建,具有较强的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及社会培训能力 ,在省市同行业中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的专业学科带头人,为本校培养青年教师、带动专业群教学团队建设发挥领头雁作用。

(2)骨干教师培养

选拨6名具有一定生产实践经历、较强实践动手能力和一定的科研攻关潜力的专业教师,通过技能竞赛、培训进修、教学竞赛、入企锻炼、辅导学生参加技能比赛及学科带头人培养带动等形式,提高他们的专业操作技能和教学技巧,通过2年的强化培养和训练,使他们逐步成为:业务能力强,教学质量评价优秀,能够承担本专业课程开发工作;具有本专业课程建设与实训基地建设工作能力和一定的科研、社会服务、社会培训能力的骨干力量,为畜牧兽医专业教学团队构建骨架支撑。

(3)双师型教师培养

包括对教师理论教学水平的培养、专业技能的培养。通过培训学习、学历提升、生产锻炼、课程建设、教学资源建设等措施,提高中青年教师技术应用能力、实践能力及教学水平,提高专业教学团队的双师素质。使“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90%以上。培养目标:具有良好的师德,教书育人,教学质量优良;能指导畜牧生产及兽医诊疗的实训、实习和校外顶岗实习;能参与专业建设、课程改革等教学研究工作,通过考试、评比晋升等途径,同时达到中级讲师和中级技师以上职业水平。

(4)兼职教师队伍建设

2年建设期内,从省市级畜牧行业部门、高新企业及科研单位聘请专家6名,技术骨干和能工巧匠4名,使兼职教师队伍达到18人,同时建立涵盖本专业各个岗位技能特点、具备不同年龄结构、50人以上的畜牧兽医专业兼职教学人才库。与学校的专业教师优势互补,进一步突出实践教学。同时与兼职人员联合确定培养目标、联合改革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联合开发精品课程和优质核心课程、联合培养专业骨干和青年教师、联合开展教学评价,努力形成运转高效的五联合工作机制。

(5)教学团队建设

以创建优秀教学团队为目标,实施1+2+X传帮带工程,即由一名学科带头人、两名骨干教师和若干名中青年教师组成不同的特色技能教学团队,以名师工作室为载体,以专业带头人为核心, 通过专项培训、交流研讨、共同研发生产项目、下企业实践锻炼和参加各级技能竞赛等形式,提高团队的整体能力和协作水平;以弘扬新时代师德师风为目标,引进企业文化,培养教师高尚的职业情操,强化精神文明建设,打造一支专兼结合、结构合理、专业技能一流、敬业精神突出,在省内有较高知名度的优秀专业教学团队。

3、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运行机制建设

(1)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建设

成立由牧协内有关技术人员参加的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围绕本行业的发展合理划分不同的专门化方向,全程参与学校专业课程体系设计、课程标准制定、开展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特色教材开发等环节,形成校企深度合作的运行机制,为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机制及模式的改革提供组织保障。

(2)深化校企合作,实行订单”培养

学校与合作企业签订定向培养协议,两年建设期内增加订单培养企业5家,使订单培养率达到95%以上。校企双方围绕企业的特定岗位人才需求,由校企双方共同参与选拔学生、组织教学、考核上岗等一系列教育教学活动的办学模式。并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校企合作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保证人才培养的优质高效,实现“学生毕业有工作、企业发展有人才、学校办学有生源”的多赢目标。真正做到学生到员工的无缝衔接。

(3)校企合作共建校内外实训基地

学校自筹资金建设具备动物疾病诊断治疗、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功能的兽医院一所;增建校外实训基地3家。完善管理机制,制定有关规章制度,使其在教学中能发挥良好作用,并取得明显效益。

(4)社会服务与辐射带动能力的建设

①发挥专业优势,提高联合企业、畜禽生产基地的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每年深入农村开展技术服务500人次,为全市畜牧业生产开展各类培训、鉴定3000人次。

②开设校园网技术咨询专栏,实行骨干教师轮流值班,及时解答生产一线遇到的日常问题。

以畜牧兽医专业为核心,辐射带动畜禽生产与疾病防治、特种动物养殖及本地同类学校的相关专业的建设,做到资源共享,形成整体优势。

 

2019年12月13日 09:24
浏览量:0
收藏